OPEC+原油供應回升 2026年油價面臨下行風險
(2025/09/16 07:33:41)

MoneyDJ新聞 2025-09-16 07:17:01 黃文章 發佈

路透社報導,匯豐銀行(HSBC)9月15日報告表示,受未來12個月OPEC+原油供應回升影響,預計自2025年第四季起將出現每日170萬桶的大量原油供應過剩,2026年過剩將達每日240萬桶。報告指出,如果西方庫存增加,2026年布蘭特油價預期的65美元/桶可能面臨下行風險。

美國總統川普上週敦促歐盟官員對中國徵收高達100%的關稅,以施壓俄羅斯總統普丁。匯豐週一的報告指出:「俄羅斯供應的直接損失不在我們的基準情景內,但俄羅斯將難以按OPEC+配額增加產量。」該行目前預期俄羅斯僅有溫和增產,將其2026年底產量預測下調每日30萬桶。

國際能源署(IEA)報告指出,9月7日OPEC+同意開始解除自2023年4月以來的第二輪減產,八個OPEC+核心國家計劃在10月將產量目標提高13.7萬桶/日。按此進度,解除完整165萬桶/日減產將需12個月,22個成員國的OPEC+聯盟仍有約200萬桶/日減產維持。據估計,截至9月,OPEC+自2025年第一季度以來實際原油增產150萬桶/日,遠低於公告目標的250萬桶/日。

美國能源部報告預計布蘭特原油價格在未來幾個月將大幅下跌,從2025年8月的每桶68美元降至2025年第四季的平均每桶59美元,並在2026年初降至大約每桶50美元。報告表示,這一價格預測是由於隨著OPEC+成員國增加產量,全球石油庫存大幅累積所推動。報告預計,從2025年第三季到2026年第一季,全球石油庫存平均每天將增加超過200萬桶。報告預測明年布蘭特原油價格將平均為每桶51美元。

從需求面看,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也是油價的重要變數。經濟增長放緩、通膨壓力以及貿易摩擦都可能抑制能源需求。這類貿易摩擦可能削弱全球貿易活動,間接影響工業生產與運輸用油需求,增加市場對石油需求放緩的擔憂。此外,隨著可再生能源技術進步及各國能源結構轉型,長期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可能逐步下降,形成對油價的中長期下行壓力。

然而,油價也存在支撐因素。首先,油氣仍然是全球能源結構的核心部分,短期內無法被完全替代。各國仍需要穩定的油氣供應來保障經濟運行與民生需求。其次,地緣政治事件、供應中斷或自然災害都可能對油價形成突發性支撐。例如,中東地區局勢緊張、俄烏衝突升級,或主要產油國基礎設施受到破壞,都可能導致供應突然收縮,使油價短期內出現上漲。

長期而言,油價的走勢仍將受結構性因素影響。首先,石油生產具有枯竭性,每一桶產出後無法再生,需要持續投資新的產能,即便需求增長有限,也必須保持供應穩定。其次,能源轉型與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將逐步改變全球能源消費結構,但過渡期內油氣需求仍將維持相對穩定。最後,投資者與能源公司需在波動中保持長期視角,平衡短期利潤與長期資源保障,才能有效應對油價波動帶來的挑戰。

(圖片來源: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)

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